再者,百货公司中鞋包要分开看。鞋的市场前景非常好,份额在不断扩大,利润也相当不错,这几年的发展,百货公司在鞋的面积和品牌引进方面是持欢迎态度的。也就是说在这个鞋方面,尽管竞争加大,但整个鞋的市场份额在增加,鞋的经营面积在扩大,鞋的品牌在增多。而皮包呢?目前这两年在百货公司发展不是很好,呈一种萎缩状态,面积在缩小、品牌在减少。这就意味这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鞋的市场,而企业进入中高端百货皮具的难度将越来越大。那为什么皮包、皮具在百货公司是缩小的趋势呢?我认为这与百货公司中品牌的营销、定位与策略是密切相关的。尽管品牌众多,但实际上在皮具中,并没有像鞋子一样形成高中低的各个层次的组合。不少皮具品牌都扎堆只做上层的奢侈品的定位,而百货公司在皮具方面还尚属于培育期的市场,如有一些品牌不能够符合培育期的发展特点而去做,势必会导致业绩逐步变差、份额逐步变小。在鞋子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在鞋业非常旺盛的2007年,百丽当时在华南类似于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依然维持着200-250元的零售售价。这个价位在当时市场来说,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因此它的专柜销售量非常大。综前所述,皮具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缺乏符合当前培育性市场的价位、品牌和风格。
在百货公司商场中,竞争者恰恰不是国外品牌,而是自己人和自己人竞争。即使有国外品牌,也多是通过国内代理公司在做。而国内品牌主要问题是设立专柜之后,不能够存活。因为专柜培育的期限已经远远大于百货公司所给予的期限。也就是进军百货公司市场,企业需要有快速终端业绩的成长机制。
过去那种设专柜就赚钱的时代一去不返,事实上长期与百货公司有良好商户关系的特殊代理商是没有机制的,他们这种经营历史、文化背景、企业素质决定了绝大多数是靠市场机遇赚钱,而不是靠快速终端成长机制。也就是说无法迅速把一个无名的国内品牌,用代理商这只市场推手,推成有名的、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的品牌。代理商所有的更多的是商业关系,但今天的商业关系在市场竞争激烈下,已经不能代替专柜的业绩。
品牌商也缺乏这种让终端快速成长的机制,目前所谓的品牌商,更多的是产品的制造商,供的仅仅是一盘货,而并不是一套盈利的机制。但消费者认识品牌是需要时间的,依靠自然发展,今日很难在短期内积累到一定的消费者,就无法达到百货公司的底线销售,有可能高成本投入后被迫放弃。
怎么样才能提高销售呢?消费者现在甚至连广告都不听。典型的例子是国内某箱包品牌投入了巨额的广告策划费用推广,但并没有达到一招制胜,快速打开市场的效果,较终巨额的投入只带来数十家店面的开拓,这就足以证明广告在皮革时尚商品中,没有起到应有的市场号召威力。所以品牌进入百货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代理商的社会关系,而更加需要的是终端快速成长的一套营销机制。
再说皮衣类商品争不过普通的服装品牌,因为季节性限制太强,我们无法改变百货公司,因为百货公司不可能让自己的专柜半年空着,倒是皮衣、毛皮产业需要转换是自己的经营理念,过去我们有皮革行业的皮衣品牌,今天消费者认的更加是服饰品牌。举个例子,内蒙的鄂尔多斯,鄂尔多斯以前所做的羊绒产品,一样是季节性很强,只有秋冬季节才是旺季,但是中国的市场如此之大,尤其是长江以南,冬天很短、夏季很长。那鄂尔多斯要把全国的服装市场做出来,而且羊绒品牌注定是高端,必须进入百货公司,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他们则是开发了夏季的真丝针织系列。事实说明真丝针织系列在南方夏季的销售是非常好的,甚至成了南方营销公司的主力产品。作为皮衣的企业,是否也可以开发一种匹配这一季节的产品系列,从而走向综合性的服饰发展呢?如果皮衣、毛皮企业不做这样的转型,那么其市场份额,可能也会逐渐被服装公司所开发的款式而挤压,发展空间就越来越小。
中国建材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建材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网 www.bml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