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混战中的优胜劣汰并非“合理化”,众团面对的是与商家更少的分成,给用户更低的折扣,有风投支持的团购企业宁愿“搭钱”去做团购,硬着头皮为自己“打广告”,归根结底,这同样是财力的竞争。而在小A心中,竞争矛盾的核心却并不在于分成减少、毛利低,而在于“口碑”,“形不成差异化服务较为可悲,当类似的低价团购越来越多,商家‘看不清’团购所带来利益的时候,就会选择抛弃你”。
然而,压力并非仅仅来自于混战,更来自于团购本身,“早期与商家谈合作非常容易,几乎所有的店家都很欢迎我们,后来不知在什么时候,事情开始变的困难起来”,小A至今忘不了店主眼中的犹豫和怀疑,客观的说,我们清楚团购的那些优点,然而他也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很多商家和消费者。
成千上万的参团人数让商家惊喜、兴奋,当他们在感叹团购的强大力量同时,却忽视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一足疗店张老板告诉笔者,自家的“按摩套餐”一下子成交了1000份,“那种感觉太神奇了,我们敞开了大门来迎接我们的团客们,然而半年后,我发现我们仍旧在服务,并且只是在服务这些团购用户,因为价格差,老顾客不来了,团购顾客蜂拥而至,店员苦不堪言。”
有一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团来的顾客消费能力有限,当价格回升到正常水平时,顾客的感受产生落差,这也导致了久而久之,当团购网站因产品和服务获得了一定量的忠实用户的时候,个别商家却不能如愿的长期获得新的顾客,而只能享受一定时间段的促销成果。较终,严重的收支不平衡和客户增长停滞让足疗店险些倒闭,张老板发誓再也不沾团购的边。
而这个故事并不是对团购模式的否定,只是告诉我们并非所有商家都适合参加团购,小A称:“服能大的商家更适合团购模式。”另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低价并不是取胜的手段,商家除了通过团购扩大知名度外,个别团购网站的评价机制可以使其了解更多自身的产品服务缺陷,不断的加以完善获得用户,这似乎是较为平衡的生态环境。
团购站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摸爬滚打捱过千团大战,而真正存在于市场上的团购网站却没有低于“千团”的规模,竞争仍旧是团购的主旋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团购企业和商家都开始成熟和理智起来,团购很快的进入了“跑马圈地”时代,而当随处可见的团购广告并未出离人们视线的时候,当众大佬高呼“创新、服务”余音缭绕的时候,团购走过深秋,迈进了所谓的“寒冬”。
关于团购春天的那些猜测
融资难,投诉多,加上部分团购网站的“收缩战线”举措,一时间,团购模式倍受质疑,团购鼻祖Groupon的上市并没有帮助行业解冻,而IPO后的Groupon迅速破发又让人唏嘘不已。
上一篇:安全无小事!富轩门窗发起“门窗防爆运动”提示您规避那些不起眼的门窗安全隐患!
中国建材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建材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网 www.bml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