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网】一个获得公认的情况是,尽管外贸频频受挫,但内部因素对吊顶企业继续增长的脚步,带来了更大的羁绊。在一系列的房产调控措施下,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交下滑明显,吊顶与家具、纺织等家居市场一样受到严重影响,这在终端市场的反应非常明显。尽管没有精准的数据能证实这一消息,但仍让人看到了吊顶在连续增长后的意外窘迫。
产业深层次隐患仍待继续攻坚
事实上,吊顶产业的这一次变革,其本质,都是产业内部隐患积累、爆发与解决的过程。那么,这次危机以及主要有待解决的问题,将会是哪些?
“我们的产业在过去的10年中,确实有了了很大的进步,但早年隐含的一些缺陷,没有真正得到很好解决,现在所带来的影响正在变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吊顶企业高管对记者说。
他举例称,以摩擦不断的外贸领域为例,吊顶产品出口价格虽然已经逐年升高,但绝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单纯的产品输出或贴牌输出阶段,真正把生产和品牌营销步伐延伸至国外的,仅仅是极少数企业,“在多年前,业内就常提出要对此加以反思和解决,但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好转。”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变化,吊顶企业有关继续推进产业升级的意识和实践,都在呈现走强的自主化趋势。
“事实很清楚,外贸摩擦的情况在短期内很难好转,所以吊顶企业应该尽快主动转型升级,向产业附加值的高端进军,单纯的低价、规模化扩张已经没有出路了。”某知名吊顶品牌负责人如是说道。
技术竞争不再是热点
以往,针对吊顶产品和工艺方面的技术创新,是行业中较为受人关注的竞争热点。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技术领域的竞争所获得的重视程度虽然有增无减,但也已失去了“独尊”的地位。
很多品牌把未来的竞争热点,放在商业模式之上。
同时,打造品牌也真正获得企业在战略层面意义上的重视和投入。“在打造品牌方面,佛山吊顶企业的思维和举措,越来越现代化,在这方面与家电类企业的距离有明显拉近。”一位展厅销售经理这样告诉记者。
“特色化”生存或成必然选择
中小企业:面对市场寒冬,较早“受伤”的往往是中小企业,在吊顶界也不例外。在吊顶企业产能集聚化有增无减的现实背景下,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壮大之路?
在记者的走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达了近似的判断:在大型吊顶企业的环绕之下,中小吊顶企业很难成功地重复此前流行的兼并扩张、规模化路线;主动在文化内涵或产品技术方面做出特色,更有把握走向壮大。
文化创意路线将有发展空间
在吊顶市场中,“一招鲜,吃遍天”的例子多如繁星。因此,创新举措一旦成功,带来的效益和市场影响,对中小企业堪称“大补”。对于中小吊顶企业而言,相比风险较大、难度较高的纯技术类研发,“文化创意路线”无疑是更加适合其考虑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革新启航!第42届中国(佛山)陶博会盛大开幕!一起看精彩现场!
中国建材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建材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网 www.bml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