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称为“营销的代名词”的西奥多·莱维特,在二十多年前为这种模仿跟进进行过辩护,他说,只要稍加留心,我们就不难发现模仿不仅比创新更加常见,而且实际上是一条更加普遍的通往成长和利润的道路。他举了IBM进入计算机行业、假日酒店进入汽车旅馆行业、《花花公子》进入出版和娱乐业的例子来说明。
模仿比创新更加常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小编认为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还要为新成果冒风险。模仿就容易也便宜得多,可以乐享其成。更重要的是,创新对行为主体的素质有高的要求,这是许多刚刚起步的企业所不具备的。不止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现在的中国被称为山寨大国,其实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也是抄袭和模仿的高手,他们的主要对象就是美国。
模仿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被高度评价的。西奥多·莱维特就指出,在当今的许多行业里,任何一家不对创新保持高度敏感的公司,其实都是在冒险,他们不仅会丧失竞争优势,更加严重的是,他们的员工会养成一种非常危险的氛围和风气,也就是对外界的事情不闻不问。莱维特推崇的是一种创新模仿。小编认为是模仿,但是一定要有创新。以前的日本也正是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才有了松下、索尼、任天堂、佳能等等无数的世界品牌。
如果把品牌的建设和竞争比作一场马拉松,那么,现在国内的集成吊顶行业,无疑处于刚刚打响发令枪不久的阶段,所有的参赛选手基本上还涌在一起,在这时候,很难区分谁是领跑者,谁是跟随者,谁能跑到较后,谁能赢得冠军。小编获悉:在这个阶段,实力不济的企业进行一些模仿和跟进,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靠这个赢得比赛,无疑是不现实的。随着比赛的进行,真正有实力的、敢于突破的企业就会慢慢显现。
即使从语义学来看,模仿也不是志在领先者所为。我们所知道的成功企业,没有一家是靠模仿和跟进走到今天的。我们记住的都是创新者和靠前名。
所以,集成吊顶产品创新有理,模仿无罪,但是它也会让你无为,无位。
上一篇:安全无小事!富轩门窗发起“门窗防爆运动”提示您规避那些不起眼的门窗安全隐患!
中国建材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建材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网 www.bml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