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进店不买东西是因为不信任,主要原因在于导购在没有和客户建立信任感之前就开始和客户谈判。如何让客户产生信任感?我还是建议,在和客户初步交流的时候,导购较好先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一些让客户只能用“是”或“对”回答的问题(比如聊天气、赞美客户的衣服或者发型等),这样有利于打开僵局、与客户进行深入的交流。
举例说,有一次他去武夷山讲课,当天深夜到达武夷山火车站时,一位的士司机以10元低价拉他。路上这位司机不断与他聊天,通过了解郭喜欢住什么样的酒店成功向郭推销住宿酒店。
当郭要下车的时候,这位司机掏出名片,说:“今天10元的价格拉你,是做了亏本生意,但是一路上聊得非常开心,而且您刚才也有提到在武夷山需要用车,想要一个可靠的司机。这是我的名片,这几天在武夷山只要您用车,随叫随到。”面对如此“营销”的司机,本人欣然接受名片,并在接下来3天里用车都是叫他,共花费700多元。
在顾问式销售过程中,除了要有技巧地问“废话问题”、学会倾听,还必须学会用眼神和客户进行互动。在此基础上,把客户需求与店铺产品优点相结合,就容易让客户产生信任感,销售得以顺利进行。
五、企图压倒顾客只会办坏事
在店铺中导购耍小聪明,企图压倒顾客的看法来维护销售,而店铺的其他员工还来帮腔,显得异常“团结”。殊不知,这种团结是要不得的。
我讲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前不久,到晋江某著名男装品牌的专卖店买风衣。经过一番挑选,选中了一件黑色风衣。我提出一个非常正常的要求:从仓库拿一件新的。导购满口答应,却拿出一件皱巴巴的,而且衣服后背有个一元硬币大小的污渍。我说另外给换一件,导购欣然同意,可是换回来的“新”衣服在同样的位置还是有污渍。这时候,我有点生气了,指责导购衣服根本就没有换,否则怎么会连包装袋都没有呢?(服装销售为了说明是新装,包装袋应在顾客面前拆)导购的解释竟然是:该店的习惯是衣服从仓库拿出来之前都会先把包装袋拿掉。更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的导购一起“声援”:没错,我们都是把包装袋拿掉再拿给顾客的。看到这样的场面,我头也不回地走了。
导购耍了一个小聪明,但是显示出不专业,不合情理的解释得到所有员工的共同呼应,在语言上是胜利了,导购可能沾沾自喜,但是销售无疑是失败了。因此,导购不能否定客户的看法,语言上压倒客户并不能促进销售,反而扫了客户的兴致。否定客户的语言有可能也把生意给“否定”了。
中国建材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建材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网 www.bml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