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调控都是一轮洗牌,行业在被动‘瘦身’的同时也要谋求主动‘健身’。”尽管楼市调控带来了行业萎缩,但危机之中,行业门槛间接得以提高,也推动活下来的企业谋求更合理准确的定位,提高自身营利和抗风险能力。
比如说,过去以新房装修为主营业务的情势已经发生变化,在房屋买卖受限的市场环境中,存量房二次装修比例提高,有的装修公司中甚至已经占到了业务的一半以上,这一庞大市场让企业看到了希望,推出专门针对翻新房的经营方案。
另外,产业链的延伸和成品化装潢也摆上了议程。从过去的重硬装轻软装,到渐渐两手抓。有的企业别出心裁推出样板间总体均价,让消费者脱离繁杂的建材价单。有的企业则是将经营重点转移到了二三线城市。
调控所累
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家装、建材行业,这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记者采访中发现,出于实际需要,这些行业的从业者们各个是“楼市观察员”。
李倩告诉记者,尽管现在不用买房,但楼市和调整政策的新闻她天天关注,与记者论起房展会、限购令等热门话题时娓娓道来。“作为一个普通购房者,我当然支持调控降房价,但我们这个行业又被楼市牵着走,销售额的下降摆在眼前。”地板是耐消耗品,在不景气的楼市背景下,购房和新装修的需求被挤压,李倩所在地板门店成交严重下滑,高档产品尤甚。
“其实调控长期来说对家装行业是有利的,挤压投资性需求,利好刚性需求,刚需的装修比例高于炒房客。”同福易家丽徐明经理表示。不过当下来说,还没有感受到调控的利好,却已经经历了总量减少的后果。
中国建材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建材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杭州商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文章来源:中国建材网 www.bmlink.com